锡山新农村建设呵护“文化印记”

发布时间:2007-12-01 08:00    阅读量:60

锡山新农村建设呵护“文化印记”

 

    不久前,已届古稀之年、在上海工作的蒋先生,回到家乡锡山区东港镇黄土塘村探亲。30多年过去了,虽然家乡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蒋先生凭着村中老街的石板路和两边保存完好的老建筑,很容易就找到了儿时居住过的老家。锡山区在加快推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地开展村庄整治,尽可能合理地保护历史遗迹和传统风貌。

  锡山区现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区控保单位32处。在新农村建设中,遍布全区村庄中的名人故居、文化遗存,被认为是最难被复制和移植的本土文化,村庄整治不但要现代化,更要保留老祖宗留下来的文脉。因此,各镇(街道)在进行村庄整治前,都请来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对古迹遗存制定保护和修复规划。目前,该区顾宪成故居(端居堂)、董欣宾故居、大成古桥、嵩山寺大殿、阿炳祖居、倪瓒墓(纪念馆)等6处文保单位均完成规划,并相继开始修复。从一切为发展经济让路,到尊重和保护历史文化遗存。锡山区对文保和控保单位划定了底线,将文物保护规划与村庄整治规划更好地结合起来,尽量保持古建筑的“原汁原味”。严家桥村是我市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为整体恢复古村旧貌需搬迁部分村民,村里为此特地规划建设了新的安居小区。目前,该村已有40多户村民陆续迁出,古建筑修复工程顺利开工,古村落与新社区也相得益彰。

  一处处文化遗存的保护和修复,为锡山增添独特的韵味。正在修复的鹅湖镇荡口北仓河沿岸古建筑群,在核心保护区周围划定了风貌协调区,20多幢不协调的建筑物被拆除。数年后,这里“修旧如旧”将成为无锡地区最大的古建筑街区。有着千年古镇美誉的黄土塘村,往昔破损的老店面不仅没有拆除,反而投入巨资按原貌修葺,穿街而过的黄土塘浜两岸砌起了石驳岸,再现江南古村落的风情画卷。现在,这里已成为该区社会旅游的新亮点。(东流)

                源自2007/11/27《无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