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规划通过评审 无锡打响PM2.5防治攻坚战
防治规划通过评审 无锡打响PM2.5防治攻坚战
■主要成因: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工地扬尘、区域污染等诸多因素交织,形成了目前的空气质量状况
■今年计划淘汰8138辆老旧机动车,逐步斩断冒黑烟的“车尾巴”;让尾气检测不合格的机动车无藏身之地
■将严格施行《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办法》防治工地扬尘;同时,确保路边绿化带发挥好滞尘、减尘功能
■大力防治防控各类污染源,加强对PM2.5及灰霾天气的监测、分析和研究,建立迅速反应的应急预警机制
今年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无锡在全省率先公布了PM2.5试监测数据。自此,这种粒径还不到头发丝1/20的细颗粒污染物,渐为市民所熟知。围绕“对PM2.5不能测而不治”的话题,坊间热议一直未断。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无锡与北京大学唐孝炎院士课题组合作编制、厚达347页的《无锡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在对无锡地区PM2.5的成因作出科学、缜密分析的基础上,防治PM2.5的各项措施正全面展开。
问题在空中,根源在地上
作为全程参与了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的国内著名环境科学家,唐孝炎院士领衔的课题组从2010年4月起在无锡市区曹张新村、旺庄工业集中区和江阴虹桥设了3个站点,对我市大气污染特征因子PM2.5、臭氧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开展历时一年多的加密监测,证实了PM2.5等大气污染物的成因:问题在空中,根源在地上———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工地扬尘、区域污染等诸多因素交织,形成了目前的空气质量状况。
小至一根香烟,大至一根烟囱,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空气中的PM2.5含量。这两年,市民明显感觉到,抬头见到蓝天的时光多了不少,然而一遇上坏天气,空中依然会灰蒙蒙一片。环保部门人士表示,这表明全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工业废气治理、淘汰老旧机动车、加强扬尘污染防治等方面还得继续加大力度。今年是我市“蓝天工程”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关停燃煤热电厂、加强脱硫脱硝工程建设的力度之大堪称空前。以项目建设年为契机,全市将关停无锡协联热电厂,预计可实现二氧化硫减排2390吨,氮氧化物减排2823吨,另外2家城区燃煤热电厂关停工作也在计划中。年内完成利港电厂、苏龙电厂等一批重点企业135MW以上机组的脱硝工程及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工程。
今年淘汰8138辆老旧机动车
据统计,到今年4月底,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120万辆。课题组在“规划报告”中指出,根据全市机动车发展趋势,预测至2015年全市汽车保有量总数将超过132万辆。汽车保有量的逐年递增,使得提高排放标准的要求更为迫切。
继去年淘汰2000多辆老旧机动车后,我市今年将出台与省级政策配套的补贴办法,计划全年淘汰8138辆老旧机动车,逐步斩断冒黑烟的“车尾巴”。并计划实施区域限行,倒逼老旧机动车尽快退出使用。
让尾气检测不合格的机动车无藏身之地。记者在市环保局六楼的市机动车排气监管网络系统上看到,市区已取得省环保厅委托资质的6个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机动车尾气检测的视频和数据同步传输到了环保部门的监管平台,检测不合格的车辆照片将留档备案。这套监管系统现已投入试运行,尾气检测不合格,不予换发环保合格标志;尾气检测合格的又分“黄标”和“绿标”,而领到黄色环保标志的车辆无法在市内办理转移登记,今后还会受到区域限行等限制。
扬尘防控不到位停工整改
无锡正在展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据统计,目前市区建筑工地达3000余个,如何防治工地扬尘成为控制PM2.5的重要途径。
课题组的监测结果表明:围挡可减少扬尘约10%,道路硬化减尘10%-15%,堆场覆盖减尘10%-20%。据此,今年我市将严格施行《无锡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市区主要路段的工地围挡高度不得低于2.5米,一般路段工地的围挡高度不得低于2米,建(构)筑物拆除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湿式作业法等一系列规定须执行到位。同时强化监督执法,不定期开展工地扬尘专项执法检查,对达不到防尘控尘要求的工地责令整改。
晴天灰、雨天泥,道路扬尘也不容小视。“规划报告”指出,树木、绿地在滞尘,尤其在减少二次扬尘方面作用突出。在今年3月中旬启动实施的城市绿地工程中,我市将对10亩以上的闲置地一律植树,做到见缝插绿、见地就绿;市区道路两边全部覆盖植被,消灭裸土,控制扬尘,确保不留死角;市区和城乡结合部减少裸露地面,对出现裸土或缺株断带等现象的绿化带,将及时补植补栽,确保路边绿化带发挥好滞尘、减尘功能。
应急预警机制应对灰霾天气
除了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工地扬尘三大主要污染源,“规划报告”还剖析了挥发性有机物、油气、餐饮油烟、露天焚烧等因素对PM2.5的影响和相应对策。而据市环保局人士介绍,课题组的更大贡献是点明了包括PM2.5在内的大气污染的特征———区域复合型的二次污染。
无锡位于长三角中心,地理位置与南京、上海等灰霾多发的城市邻近,属于同一区域,不仅会受到因气流而引起的区域性污染,而且多种污染物质混合在一起后将引发化学反应,进而演化为二次污染。此外,气象条件也是影响PM2.5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环保专家认为,在受制于大的区域性污染环境的现阶段,我市既要大力防治、防控各类污染源,也要进一步加强对PM2.5及灰霾天气的监测、分析和研究,建立迅速反应的应急预警机制。今年市环保部门将与气象部门合作,探索制定当某一时段出现大气扩散条件欠佳、污染物浓度偏高等不利情形时的大气污染预警和控制应急预案。(周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