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次下坠 反而成就“申锡”高度

发布时间:2013-08-29 08:00    阅读量:781

一千次下坠   反而成就“申锡”高度

 

  编者按:经济形势面临挑战之际,企业就是发展的脊梁,是一根根“定海神针”。谁是无锡最有名的企业?答案可能是红豆、海澜……然而我们往往忽视了一个特殊群体,它们虽不常挂在人们嘴边,但在各个细分市场却“鼎鼎有名”,是某个行业深耕细作的领头企业。它们体量不大,产品却行销世界;它们不羡慕大企业的荣耀,却骄傲于自己的“小而精”;它们不盲目做“大”,而力求持续做“强”———德国管理大师赫尔曼·西蒙曾把这类企业赞誉为“隐形冠军”。今天起,本报联合市经信委推出系列专题报道“寻找制造业隐形冠军”,挖掘我们身边那些默默耕耘、坚守、执着的企业,倾听他们冠军之路上不平凡的足音,让更多企业进一步坚定发展的信心。

【冠军名片】

从北京奥运场馆到中央电视台演播大楼,从杭州湾大桥到宁波国华电厂亚洲第一大海水冷却塔,从610米高的广州电视塔,再到世界最高的818米阿联酋迪拜塔,申锡建筑机械生产的吊篮壮美雄姿无处不在。这家位于锡山区的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艰辛打拼,目前公司规模、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均在我国高空吊篮行业排名第一。

吊篮,是一种能够替代传统脚手架,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能重复使用的新型高处作业设备。目前,建筑吊篮的使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高层多层建筑的外墙施工、幕墙安装、保温施工和维修清洗外墙等高空作业中得到广泛认可。    

【冠军艰辛】

申锡机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企业,当时这家集体小厂设备简陋、产品单一、技术落后,就连厂房还必须靠租赁维持。时任厂长的吴仁山以前瞻的眼光分析了行业发展的远景,198810月,“申锡”与中国建筑科学院机械化研究所共同开发研制了ZLP系列高处作业吊篮和擦窗机,这家小厂从此一步踏入了高空吊篮这个充满机会和竞争的新领域。

  “最初的十年最难熬,研发、市场推广,哪一步都不好走。”如今的申锡董事长吴仁山感慨,当时高空吊篮还是个“新事物”,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吴仁山一咬牙关做了个大胆的决定:让上海一家大建筑公司免费使用自己的吊篮,不仅免费使用,还免费提供售后服务。

  “当时每一天心都在往下掉,不知道结果到底怎样。”巨额的先期投入能否换来回报?申锡产品的质量给出了最好的回答:上海的建筑商使用后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二,十分满意,这也无形中给申锡做了最好的广告。结果,当年申锡的吊篮一下子就卖出了40台,拿着90万元的预付款,吴仁山激动得差一点跳起来。

  渡过最初的难关,申锡逐渐走上了发展正轨。而随着发展步伐的加快,看到国内市场渐趋饱和、竞争日益激烈,吴仁山又萌生了“走出去”的想法。

  “第一次出国,是跟着苏州一个外贸公司,到了匈牙利,外国字一个都不认识,他们去谈生意,我在宾馆里干坐了两天。”吴仁山说,到了第三天,自己再也忍不住了,拿着宾馆的名片叫了一辆出租车,到了当地一个建筑工地,详详细细地“考察”了一个下午。从发现国外市场的商机到抓住机遇开拓市场,申锡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每年的广交会和国际相关展览,申锡公司都会积极参加,并先后在新加坡、约旦、澳门等地开设办事处,让国际买家吃下“定心丸”。

  而当申锡的国际化战略逐步实施之际,一场密谋已久的危机正席卷而来:20082月,正当申锡产品踌躇满志打入美国市场时,得到的不是雪片一样的订单,而是一封指控其产品外观专利侵权的起诉函,原告是世界高空作业机械的龙头企业赛开利公司和达克泰集团。“美国人其实早就盯上中国的吊篮企业了,我们先登陆,结果就撞到枪口上了。”吴仁山自嘲说。

  虎视眈眈的国际巨头,把一个当时还籍籍无名的中国民营企业逼到了墙角。吴仁山选择了迎战:“申锡发展走的是科技创新之路,靠的是豪气;打这场国际官司,就要靠志气!”

  最后,这场历时887天、耗资180多万美元的国际知识产权诉讼案以申锡的胜利而告终,人们一直提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但是,申锡的反思还没有结束。“虽然最终我们完胜,但也被对方的拖延战术搞得筋疲力尽,进军国际市场慢了一拍。”这群从乡镇企业时代走来的创业者终于意识到,光会琢磨产品还不够,更要懂得掌握、利用国际专利保护知识产权。而在发展中,吴仁山也越发意识到人才的重要。申锡启建了全国首家“高空悬挂作业机械实验室及机械电子工程实验室”,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研发尖端产品,“得人才者得天下,这是申锡不变的宗旨。”

【冠军心得】

复杂的经济形势,许多矛盾相互交织。公司唯有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品牌发展之路,不断推出新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持续发展。

——吴仁山(申锡建筑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次次的挫折,成就了一个冠军企业;一千次的下坠,反而让一个有志气的企业攀登上更高的山峰。在采访中,申锡人也提到,即使现在面临很多困难,申锡人也没有失去信心,他们说,打造百年企业是自己的目标,现在再难,还难得过当初白手起家创业?是啊,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战胜暂时的困难,要靠智慧、谋略,但更离不开拼搏的志气、默默的坚守。

              (20130829日中国无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