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太湖水质好转幅度大于全太湖
无锡太湖水质好转幅度大于全太湖
2007年太湖水危机以来,无锡累计投入资金超过500亿元用于治理太湖。近八年过去了,太湖治理得如何了?太湖无锡流域的水质确实变好了么?跟2007年相比到底有了怎样的变化?
成效很显著
总氮指标首次转好跻身五类水
去年,综合营养状态指数56.8,较2007年下降8.7,湖体由中度富营养好转为轻度富营养……无锡市太湖办提供的这样一组对比数据给出了答案:经过近几年大规模治理,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有了明显改善。
去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符合Ⅳ类标准,主要水质指标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总氮浓度分别为4.1毫克/升、23毫克/升、0.065毫克/升和1.96毫克/升,分别比2007年 下 降25.5%、32.3%、43.5%、50.9%,其中总氮自1995年以来首次低于2.0毫克/升。
“在此以前,四个指标中总氮一直是拖后腿的。”太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国家对湖库的考核标准,去年的高锰酸盐指数达到三类水标准、化学需氧量达到四类水标准,总磷同样达到四类水。相比2007年,这三个指标都是稳中有降,而总氮由于前几年的治理起到一定的效果,在去年首次降至2毫克以下。他告诉记者,总氮2.0毫克/升是五类水与劣五类水的界限。换句话说,浓度低于2.0就达到五类水的标准了。去年,总氮终于“扬眉吐气”了,无锡太湖水域水质也由此从劣五类转好为五类水。
“2007年以前,太湖无锡流域的水质是全太湖最差的。”太湖办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说,近八年是无锡太湖治理投入最多、力度最强、工作最实、成效最大的七年。2007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507亿元(其中无锡地方投资424亿),通过“铁腕治污、科学治太”,累计实施太湖治理重点工程3488个,治太工程完成率连续七年全省名列全省前茅,无锡太湖水域已实现中央要求的“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出现大面积湖泛”目标。如今,太湖无锡水域水质好转幅度大于全太湖,各项水质指标与全太湖水质基本持平。
问题仍不小
主要入湖河道水质改善趋缓
经过前几年高强度投入、大规模治理后,太湖水质明显改善。但对蓝藻生长主要需要的总磷仍为Ⅳ类,总氮为Ⅴ类或劣Ⅴ类。太湖湖体仍处于“藻型生境”条件,蓝藻在可见时间段内仍将大面积存在。一旦遇到适宜的气温、水文等的外部条件,甚至可能大面积爆发。
什么会使蓝藻暴发?简单地说,就是湖水营养过剩,水里的氮磷浓度超标,氮和磷是蓝藻最喜欢的“食物”。以氮为例,当一升水中的氮含量小于1毫克的时候,蓝藻吃不饱,无法生长起来;但是当一升水中的氮含量大于1.5毫克的时候,蓝藻的食物就多起来,就会喂饱更多的蓝藻,让它们大量繁殖起来。
随着治理工作的深入,太湖治理的“边际效应”开始显现,太湖及主要入湖河道水质改善趋缓。无锡共有13条主要出入湖河流,其中太湖西部有9条,市区4条。截至去年,全市13条主要出入湖河流中有12条河流水质达到或优于Ⅳ类,与2010年相比,Ⅱ~Ⅲ类河流增加了2条,劣Ⅴ类河流减少了5条。
然而,今年1-5月份与2014年同期相比,无锡主要入湖河道水质改善的有4条,持平的有6条,另外有3条水质有波动,又恢复到劣五类。
任重而道远
水质改善关键得从源头治理
“太湖水的污染,污染在湖里,但根子却在岸上。”太湖办负责人一语道破,工业污水偷排、农村养殖业排污等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不解决,太湖水污染就难根治。
要让太湖水质得到根本性改善,关键还得治理污染源,而太湖的污染大多来自入湖的河道水,治湖要先治河。有关人士指出,在太湖连续七年实现安全度夏后,有少数地方和部门思想上出现盲目乐观和消极厌战情绪,工作中出现麻痹松懈现象,直接影响到治太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一方面部分地区铁腕治污意识出现弱化,新项目准入门槛有所降低,老项目监管有所放松,企业偷排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各地治太投入和治太项目呈逐年减少趋势,水污染防治工作难度和压力明显增加。这必须引导极大警惕。
目前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太湖进入安全度夏防控关键时期。据气象部门预测,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预计今年夏季太湖地区气温偏高,平均气温为27-28℃,35℃以上的高温日约为20天,较常年偏多,太湖应急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在该负责人看来,必须严格实施《无锡市太湖安全度夏工作方案》,全力以赴做好太湖应急防控工作,才能确保连续第八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
确保市民饮用水安全,是太湖治理和安全度夏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即将到来的盛夏,无锡重点将加强水源地及其外围水质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做到提前发现、及时上报、及时沟通、及时处置; 不断优化制水供水应急方案,充分发挥预处理、深度处理和“安全供水高速通道”作用,各水厂加强活性炭、高锰酸钾等应急物资储备,保证安全供水应急处置设施正常运转; 严把水质检测关,加强水厂原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水质检测,不达标水绝不允许出厂。
及时打捞蓝藻和水草,是夏季坚守太湖水质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将饮用水源地、蓝藻易积地、湖泛易发区、风景区、交通干线附近水域等作为打捞重点,按照蓝藻打捞与处置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人员,做到“见蓝藻、有人捞”,杜绝因蓝藻打捞不力而造成大量堆积,杜绝因为蓝藻死亡发白发臭现象出现。积极开展湖泛巡查和处置,认真做好重点湖区的湖泛巡查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防止大面积湖泛发生。
防控要严格
不让望虞河边企业污水入湖
高温天的另一抑制蓝藻快速生长的办法,便是通过调水“稀释”水体的富营养。因此,坚持多调水、调好水,促进水体流动,改善湖体水质依然是改善水质的有效手段。调水期间由环保部门负责加大望虞河西岸排污企业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保证望虞河水质。继续坚持梅梁湖泵站和大渲河泵站不间断调水,加快太湖水体流动,有效控制湖水流向。加强沿湖闸门监管,特别密切关注直湖港、武进港、雅浦港、月城河闸门启闭情况,防止劣质水进入太湖,以避免威胁太湖及水源地水质安全。
此外,科学开展监测预警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这就需要各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组织开展水文水质监测、藻类巡测和湖泛巡查,严密监控饮用水源地水质,跟踪监测和预报天气变化及蓝藻水华的发生,及时向太湖安全度夏工作领导小组报送信息,确保信息共享、信息交流畅通。进一步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切实做到预警准确、及时,确保为后续处理留出一定的缓冲时间。充分发挥自动在线监控系统作用,对重点区域实施全天候监控。开展对蓝藻聚集强度分级评估,加强藻情分析,科学准确提供技术支撑,有力指导应急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水质分类
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根据地面水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中国地面水分五大类:
Ⅰ类(一类)水质: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Ⅱ类(二类)水质:水质受轻度污染。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其水质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Ⅲ类(三类)水质: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Ⅳ类(四类)水质:适用于一般工业保护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五类)水质: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超过五类水质标准的水体基本上已无使用功能。
(2015年06月12日《中国无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