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湿地公园将再添“国”字号
无锡湿地公园将再添“国”字号
注重生态保护的无锡又传喜讯,近日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通过专家验收,即将成为我市继梁鸿国家湿地公园、蠡湖国家湿地公园之后的第三家国家级湿地公园。“目前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已达50%,较3年前增加了约一倍,居全省前列。”市农委人士说。
湿地是“地球之肾”,在净化水质、改良土壤、蓄水防洪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规划面积375.19公顷的长广溪湿地公园西依军嶂山、雪浪山,是连接太湖和蠡湖的生态廊道,形成山丘-湿地-河流-湖泊融合一体的格局。“通过对2.1公里长的河道拓展,对高浪路以南的河道清淤36.7万立方米,恢复芦苇等水生植物13.31万立方米,长广溪湿地蓄水量大大增强,对缓解汛期太湖长时间处于高水位的险情起到重要作用。”该湿地公园人士说。
长广溪湿地公园从2008年起开始建设,目前已呈现林地-灌从-疏林草地-湿生草滩-水生植物多层次植被带。行走在湿地,只见有成片的池杉、水杉等乔木,有棣棠、海桐等灌木,水面上还有香蒲等水生植物。湿地公园管理办公室人士介绍,公园内遍布植被,维管束植物已增至213种,这些植被群落能对营养物进行截留、沉淀、吸收、分解,净化水质。目前湿地区域水质等级由2008年的IV类提升至III类。
湿地公园亦是鸟类、鱼类、底栖动物等的“天堂”。长广溪湿地公园利用清淤泥土筑成便于鸟类栖息的鸟岛,就地取材用芦苇、竹子为鸟类营造浅滩生境。经常到此散步的杨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在这里很难看到鸳鸯、鹧鸪,现在走走就能看见。”农林专家介绍,目前公园内栖息的鸟类已增至61种,较建设前至少增加了10余种,另有鱼类95种,底栖动物48种,两栖爬行类动物17种,哺乳动物9种。物种越丰富,生物链越完善,生物多样性越强,湿地净化水质等功能就越持久。
目前,我市79300.8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已达50%。除了以上三个“国”字号,还有云湖、大溪港等4个省级湿地公园,白塘、界河等16个湿地保护小区。“长广溪湿地公园通过国家级验收,标志我市湿地保护工作上了新台阶。”市农委人士说。我市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在湿地生态保护、生态旅游等方面下功夫,让无锡更绿、更美。
(2016年11月23日《中国无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