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铁太湖沿岸开展蓝藻自动化打捞

发布时间:2017-07-09 08:00    阅读量:109

周铁太湖沿岸开展蓝藻自动化打捞

 

  ■该模式为全国首创,打捞能力是市区的2倍以上

  ■利用太阳能无害化处理藻泥,日均产藻粉60

  昨日,宜兴周铁镇符渎港太湖沿岸5公里没有一名蓝藻打捞人员,62台吸藻泵自动识别蓝藻浓度、调整吸口位置,将藻水以24小时不间断的方式送至藻水分离站。“由金山环保工程集团在全国首创的蓝藻全自动打捞及无害化处置模式,打捞能力是我市现有模式的2倍以上,藻泥资源化利用效果更好。”市蓝藻办人士说。

  记者在符渎港太湖沿岸看到,水面上有多个由立柱和钢丝围网组成的杂物拦截装置,一边是V字形人工港湾,其夹角处有一台自动吸藻泵,另一边是高压水枪。“通过高压水枪将藻水推入人工港湾,这样可提高打捞效率。”金山集团总经理助理查其兵说,现在藻水分离站已满负荷运转,日均藻水处理能力达16800吨。而原先此处仅有8台吸藻泵,20名蓝藻打捞人员负责开、关吸藻泵,围网以提高藻水浓度等,打捞效率还不到当前的5%

  “凭借自主研发的高效变频自动恒压浮装置等,我们有效降低了藻泥含水率。”查其兵说。在藻水分离站,只见高效变频自动恒压浮、叠螺机等藻水分离设施在紧张有序地运行,分离生成的水无色无味,全部还于太湖,藻泥含水率仅约75%,为当前业内最低。该站地面下设置了蓝藻储存池,最大藻水储存量达60000立方米/天。这样,蓝藻暴发时大量藻水储存其中,相当于增加了堆场,无蓝藻收集时,分离站可处理池中的藻水,保障设备连续运行。

  金山集团通过在国内首创的太阳能低温复合膜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及温室集成技术,破解了当前藻泥后续处置的环保瓶颈。在该集团位于竺山湖边占地300亩的藻泥干化处置区,只见玻璃大棚顶上,是一排排呈45度角放置的密闭式“玻璃柜”,里面是一块块覆有藻泥的低温复合膜。“藻泥通过汽车运过来后,由传输装置自动传输至‘玻璃柜’内,通过太阳能把水分淅出,最后形成含水率在8%以下的藻粉,再通过传输带送到收集位置。”查其兵介绍。相对于当前业内藻泥制成沼气、生物塑料的工艺,该工艺在生产过程不产生异味,也无需用电、蒸气等其它能源,不添加药剂,更节能环保,且生产成本更低。目前该集团日产藻粉约60吨,一部分直接出口至美国,一部分用于制成用于污水处理等方面的蓝藻活性碳。该公司还准备将藻粉制成可降解生物质塑料粒子、3D打印机原料、鞋垫等产品。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些藻泥无害化处置下面的玻璃大棚内已种上了各色花卉、果树、蔬菜等,前两个月试运行期间参观人数已达五六千人。查其兵说,找准路子,蓝藻就能变废为宝,并产生衍生效应。

                                                                                                   20170602日《中国无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