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陈志华:乡土建筑是本“独立史书”

发布时间:2007-04-27 08:00    阅读量:3

华大学教授陈志华:乡土建筑是本“独立史书”

 

记者 单红 胡琦

 

    作为乡土文化存在与发展的物质环境的乡土建筑,正在迅速地走向灭绝。如果不赶紧下大决心抢救,我们将永远失去它们,那损失难道会比死光了大熊猫或者金丝猴小吗?

                                                       ――陈志华

 

  作为国内较早提出“乡土建筑保护”的学者之一,清华大学教授陈志华的这番话,成了广为流传的一段名言。从事乡土建筑研究20多年来,陈志华和一群有识之士,奔走呼号,奋笔疾书:“救救乡土建筑!救救乡土中国!”昨天,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现场,记者有幸采访了这位以“拯救中国乡土建筑”为己任的“斗士”。

  保护,迫在眉睫

  “你知道吗,在我从事乡土建筑保护的过程中,在那些古村落完成研究后,往往不敢再回头。为什么?怕伤心。”陈志华的平淡中,掩藏着道不尽的辛酸。有些古村落,重返时,已面目全非。乡土建筑的不可再生,使陈志华不忍目睹接连不断的损毁。“速度快、规模大、极其野蛮”,这是陈志华对我国乡土建筑损毁现状痛心疾首的总结。因为损毁严重,所以必须提速保护,而这,也正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将“乡土建筑保护”定为主题的主要原因。

  水口,是陈志华心头磨不去的痛。那一年,他带队前往浙江永嘉从事乡土建筑保护研究,该县一位副县长满心欢喜带着专家组赶赴其久违的老家――水口,推介当地的乡土建筑。车至目的地,人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水口被拆了个精光,副县长记忆中那个熟悉的故乡不见了。当即,这位官员蹲在地上痛哭流涕。昨天,和记者提及这一幕时,陈志华笑了,笑得无声,笑得无奈,笑得满目凄凉。

  “不能拆啊!拆了就没有了!”陈志华告诉记者,乡土建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史》不能代表传统文化的全部,那是帝王文化;乡土文化才是大多数人的文化,那是几千年锤炼、浓缩而成的,乡土建筑正是乡土文化的物质载体,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在陈志华眼中,乡土建筑是一部生动形象的“独立史书”,是地域文化发展的图形读本。也正因为此,对乡土建筑的保护,迫在眉睫。

  误读,保护误区

  近年来,国内对乡土建筑保护逐渐重视,但在保护过程中,对“原汁原味”的误读,对“资金筹集”的曲解,使乡土建筑保护陷入了误区。陈志华对国内一些古镇的保护持不同看法,他认为,过度的商业开发,使这些古镇徒有虚名:“它们已失去了乡土建筑最本质的东西,无论从文化内涵上,还是建筑形态上,均失去了乡土建筑最本真的韵味。”

  陈志华认为,对乡土建筑的保护,其实无需太多经费。以筹措经费为由,在乡土建筑保护过程中进行过度的商业开发,是对乡土建筑的盲目利用。“乡土建筑的合理利用,应该是教育利用。”也就是说,乡土建筑应该是在子孙后代面前的一扇窗,透射出一方地域历史文化的“前世今生”。“让孩子们通过参观来了解乡土建筑,从而了解一方地域文明,而不是一味开发吃喝玩乐等项目。”

  “原汁原味保护”在实施乡土建筑保护过程中,曾因遭人误读成为乡土建筑原居民抵制保护的障碍。陈志华认为,对居民生活形态的一味循旧,不属乡土建筑保护的内容,而是“民俗文化保护”的范畴。乡土建筑保护,在个案处理时按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是必须的。此外,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很多地方也陷入误区:“千村一面”的“兵营式”公寓楼,取代了各类地域风格鲜明的乡土建筑。他认为,中国乡土建筑保护要真正落到实处,必须走出现在的认识误区。

  论坛,破冰之举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在陈志华眼中,是“破冰之举”。“这么多专家学者,为了乡土建筑保护聚在一起,这在全国范围来说是第一次,机会很难得。”

  关于乡土建筑保护,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主要表现为价值观、方法观上的不一致。陈志华认为,通过论坛研讨,有利于大家统一认识;而认识上的统一,将对乡土建筑保护起到推动作用。作为一个有着“乡土建筑保护”情结的专家,陈志华对论坛有自己的期待:通过《无锡倡议》,让更多人了解乡土建筑、了解乡土建筑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投身到乡土建筑的保护行列中来。“你看,单霁翔局长在主题演讲中,也强调了乡土建筑的重要性。如果自上而下大家都重视这个问题,那么乡土建筑保护就不会是一句空话。”他告诉记者,当初他与两位同仁为乡土建筑保护而呼号的日子已成为历史了。

  但他同时也表示,这只是一个开头,乡土建筑保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要有信心,但不能盲目乐观。

  中国乡土建筑保护在无锡迈开了新的一步,但正如陈志华所说,这只是开始,离成功还很遥远、很遥远。

                      源自2007/04/12《无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