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建言乡镇企业集中区建设

发布时间:2007-04-27 08:00    阅读量:405

市人大常委会建言乡镇企业集中区建设

 

        乡镇企业集中区建设,作为苏南地区开创乡镇企业先河之后又一创举,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近日,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市乡镇工业集中区进行了调研,先后走访了云亭、安镇、梅村、胡埭、官林、洛社等6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

  乡镇企业集中区建设有力地拉动了乡镇经济的快速增长,优化了乡镇工业布局结构和产业、企业发展水平。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惠山冶金新材料、锡山电动车、江阴毛纺服装、宜兴电线电缆等14个省拟定重点产业群,原来“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式工业状况得到了根本性扭转。与此同时,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开展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

  去年我市加大标准厂房建设和土地整理工作力度,集中区新建标准厂房388.6万平方米,累计达到1455万平方米,乡镇企业向园区集中共置换土地9694亩。到去年底,全市乡镇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积投入297.4亿元,建污水处理厂64座,年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52亿吨。另外,镇区和集中区的联动开发,使集镇范围不断扩大,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带动了集镇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农民就业和土地增值,使乡镇居民得到了实惠,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调研中发现,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用地难”、“融资难”、“拆迁安置难”是目前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中普遍遇到的困难。此外,部分集中区规划起点不高,建设标准和进区门槛较低,总体发展水平不够理想;村级组织和原有企业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和回避现象。这些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集中区的建设发展。

  根据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就如何又好又快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要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即立足实际、合理布局、彰显特色,又坚持高起点和前瞻性,确保长远科学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有序推进,对新办乡镇企业应坚持一步到位,全部进入集中区;对老企业应区别情况,分步推进。凡污染性企业,手续不完备的,坚决关停;手续完备的,应订出分期分批搬迁和改造达标计划,逐步到位。对非污染企业应通过激励手段,鼓励迁入集中区,避免实行强制措施一刀切。要积极筹措资金和开展市场化运作,市(县)、区政府应积极扶持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争取银行信贷,吸引国内外投资商、民间资本参与“工业房地产”开发,降低开发成本,提高集中区建设的速度和效率。同时,要采取政策激励措施,平衡各方利益矛盾;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和提高环境质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吴立群、吴晴晴)

             源自2007/04/20《无锡日报》